在数字化营销的浪潮中,我见过太多创业者疲于奔命:不断地投广告、做内容、搞活动,看似热闹,但一算总账,却发现用户来也匆匆,去也匆匆,品牌没有沉淀,增长后继乏力。
这背后的核心原因,是思维还停留在“流量思维”的旧时代。
一、 两种思维的对比:你在用哪种方式经营?
1. 传统的“流量思维”(狩猎模式):
o 特征: 追求一次性曝光和点击。核心动作是“获取”,像猎人打猎,打到一只算一只。
o 表现: 过度依赖广告投放,专注于降低单个点击成本(CPC);活动策划追求短期爆点,缺乏后续跟进;用户数据沉睡,没有精细化运营。
o 结果: 流量成本越来越高,用户忠诚度低,品牌价值无法积累,生意做得特别累。
2. 先进的“留量思维”(农耕模式):
o 特征: 追求用户的长期价值和终身关系。核心动作是“培育”,像农民种地,精耕细作,等待丰收。
o 表现: 将公域流量(如兴趣电商、种草社区来的用户)引导至私域阵地(如企业微信、社群),通过持续提供价值(内容、服务、互动)建立信任,最终实现多次转化和口碑推荐。
o 结果: 初始投入后,流量成本会摊薄甚至趋零,拥有了一批高忠诚度的“粉丝”,抗风险能力强,生意形成良性循环。
二、 为什么“留量思维”在今天至关重要?
· 流量红利见顶: 随便投广告就能赚钱的时代过去了,获客成本(CAC)持续攀升。
· 用户选择过剩: 用户注意力是稀~缺资源,只有信任你、喜欢你的用户才会持续买单。
· 长期主义的胜利: 真~正伟大的品牌,都是用户关系的经营者,而非流量的收割者。
三、 引入我们的核心蓝图:“增长赋能飞轮”
从今天开始,我们不妨一起换个思路。我们这个15天的系列,就是要帮助大家构建一个强大的 “增长赋能飞轮”。这个飞轮的起点,就是“留量思维”。
通过优质内容吸引来精准流量(引流) -> 在私域里用心服务,建立信任(留存) -> 用户满意后产生购买或合作(转化) -> 我们通过工具和方法赋能这些合伙人,让他们更容易成功(赋能) -> 成功的合伙人又会产生新的内容和案例,吸引更多流量(裂变)-> 飞轮就这样循环往复,越转越快!
而这一切的一切,都始于你把思维的基石,从“流量”切换到“留量”。
思路决定出路。在数字化营销的深水区,唯有以“留量思维”为基石,从“狩猎者”转变为“农耕者”,才能构建起真~正的品牌护城河,实现可持续的增长。明天,我们将分享飞轮的第一步:如何精准定位,找到你的黄金赛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