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以前做活动,总像‘撒网捕鱼’——发了10万份优惠券,只有1000人用。” 运营总监老张说,“现在有了数据中台,我们知道:谁爱买高价产品?谁容易被裂变?谁需要被召回?”
这套“数据大脑”,核心就3步:
第一步:给用户“贴标签”
通过SCRM系统,记录用户行为:小王浏览过3次精华,加购2次没下单,标签是“高意向-犹豫型”;李姐每月买面膜,标签是“高复购-忠诚型”;刚注册的小陈只看了首页,标签是“新客-待激活”。
第二步:权益“精准匹配”
· 对“高意向-犹豫型”小王:推送“限时24小时,加购立减50元”;
· 对“高复购-忠诚型”李姐:推送“黑卡专属,积分抵现额度翻倍”;
· 对“新客-待激活”小陈:推送“0元领小样,分享给好友再得面膜”。
第三步:效果“实时追踪”
每天早会,运营团队看3个核心指标:
· 合伙人:人均GMV、裂变率(新用户/老用户推荐占比);
· 代言人:内容带货转化率、涨粉数;
· 会员:复购周期、积分消耗率。
上周,我们发现“合伙人裂变率下降”,一查数据,原来是“二级分佣比例”太低。紧急调整后,裂变率从15%涨到25%,3天内新增合伙人200+。
老张说:“以前运营靠‘拍脑袋’,现在靠‘看数据’——用户要什么,我们就给什么;哪里有问题,数据直接指出来。” 这才是私域增长的“正确打开方式”。